耿丹烈士介紹

發布時間:2021年3月30日 10:19:10 瀏覽次數:

IMG_31876_副本.jpg

耿丹烈士銅像(位于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銅像廣場)

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是以中國早期愛國主義教育家、革命家耿丹烈士的名字命名。

耿丹字仲釗,湖北安陸人,生于1892年。卓越的學者、著名的革命活動家,為我國民主革命和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勝利,無私貢獻了聰明才智和寶貴生命。

1901年初,進入武昌普通中學堂,后轉入湖北陸軍小學堂。

1910年1月,升入武昌陸軍第三中學,組織革命團體競存社、黃漢光復黨,不久加入共進會。

1911年10 月,辛亥革命爆發,年僅 19 歲的耿丹作為學生軍大隊長參加了武昌辛亥首義。

1912年1月1日,南京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湖北革命軍整編為八個師,耿丹隨禁衛軍改編,任第五師團長。

1913年冬,與李四光、趙師梅等 12 人,作為北洋政府的第一批留學生資遣出國,進入英國倫敦大學學習政治經濟,以卓異成績榮膺倫敦大學經濟科博士學位。

1919年6月,學成回國,任北京大學經濟學講師,結識了同校文科教授陳獨秀和經濟學教授李大釗。偉大的“五四”愛國運動遭到了北洋政府的殘酷鎮壓,耿丹毅然在《新青年》上發表了《中國與新舊銀行團》的長篇論文,從經濟學的角度,揭示了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本質和中國人民必然爆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的客觀規律,對“五四”愛國運動發生的國際、國內根源作了科學的闡述。

1920年底,應湖北辛亥革命友人相邀回到湖北,擔任武昌高等師范學校教務長和武昌商業??茖W校教授,后二校合并為武昌大學,耿丹任代理校長,期間創建學分制、男女同校、旁聽生制等制度。

1921年3月,參加了由武漢共產主義小組領導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在學習和討論中,注意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探索中國革命的道路。

1923年2月7日,爆發震驚中外的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耿丹參加了湖北全省工團聯合會的組織和領導工作,推動武漢各工團、各學校前往江岸慰問罷工工人,并舉行同情罷課,聲援鐵路工人的罷工斗爭。

1925年5月,上?!拔遑Α边\動爆發后,耿丹積極策動進步師生參加示威游行,聲討帝國主義分子殘殺同胞的血腥暴行,反對軍閥的黑暗統治。

1926年9月,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五軍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1926年11月,經李國瑄、宛希儼介紹,董必武、吳玉章批準,光榮的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他誓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奮斗終生,實現了由民主主義者到共產主義者的決定性轉變。

1927年8月11日,耿丹被反動派殘酷殺害,壯烈犧牲時年僅35歲。

1957年515日,中央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并向其親屬頒發了由毛澤東主席簽署的《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文曰:“查耿丹同志在革命斗爭中光榮犧牲,豐功偉績永垂不朽”,給予耿丹烈士以高度評價。


為紀念耿丹烈士的豐功偉績,傳承革命先烈的使命擔當的民族精神,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經教育部批準以“耿丹”烈士的名字命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耿直勤勉、開拓創新、丹心一片、愛國為民”的高素質應用型優秀人才。

編輯發布:宣傳中心

亚洲码专区亚洲码专区